大荔冬枣

陕西渭南市大荔县特产

冬枣介绍


  大荔冬枣,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,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  大荔冬枣生产区属暖温带半湿润、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,昼夜温差大,年降水量514毫米,无霜期212天,区域内地势平坦,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,有机质丰富,保墒性能好。大荔冬枣肉细嫩,果肉乳白色,口感细嫩酥脆;味香甜。 2011年12月20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“大荔冬枣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 2019年11月15日,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; 12月17日,“大荔冬枣”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。

大荔枣果美名扬


  据《大荔县旧志》载:“……所产之枣,个大、皮薄、核小、肉厚、富弹性、味脆甜、液汁多而出名。康熙年间及已成为皇室贡品。”《大荔商业志》记载:“……有以当地红枣为主料制成的著名小名吃‘枣馍糊',还有当地商民收购农副产品的顺口溜:‘五月杏,六月桃,七月金钱要抓牢;八月苹果九月枣,十月棉蒜安排好’,大荔红枣所到之处,食者无不赞誉。”

产品品质特性特征


  1、外在感官特征:大荔冬枣具有四大特征,果个大,果实近圆形,平均单果重20g,果面平整光洁;皮酥脆,果皮薄而脆,完熟期呈浅0状赭红色;肉细嫩,果肉乳白色,口感细嫩酥脆;味香甜。 2、独特内在品质:大荔冬枣含人体所需的19氨基酸和A、B、C、P等多种维生素,含可溶性固形物34-38%,维生素C352mg/100g,营养价值为“百果之冠”,被誉为“百果王”、“活维生素丸”。 3、安全要求大荔冬枣的产地环境符合NY5013-2006《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》要求;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《大荔冬枣生产技术规程》,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》进行处理,产品标准符合NY5086-2005《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》。

主要价值


  冬枣鲜食可口、皮脆、肉质细嫩,品质极佳,是至今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;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;汁多无渣,甘甜清香;肉厚核小,可食率高。冬枣营养极丰富。含有天门冬氨酸、苏氨酸、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,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,有“活维生素丸”之美誉。此外,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E、钾、钠、铁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,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、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,对于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,有防癌之功效。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,有“百果王”之称。

产地自然环境


  大荔冬枣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部,该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、半干旱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3.4℃,年光照时数2385.2小时,全年≥10℃有效积温4312℃,光热资源丰富,昼夜温差大,年降水量514mm,无霜期212天,区域内地势平坦,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,有机质丰富,保墒性能好,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冬枣的种植。 多种作物模式 大荔冬枣栽培模式多样,有温室、大棚、露地三种。温室栽培元月上旬扣棚,7月下旬成熟;大棚栽培2月下旬扣棚,8月上旬成熟;露地冬枣成熟期为9月下旬。每年7月下旬到12月份都有冬枣上市,延长了货架期,规避了冬枣集中上市的风险,提高了经济效益。

“一防二保三促”栽培技术


  “一防”:萌芽期防绿盲蝽。萌芽前喷3~5次波美度石硫合剂或600~800倍松脂酸铜;萌芽期喷70%吡虫啉7000倍和1500倍菊酯农药混合喷雾防治绿盲蝽。 “二保”:保花保果。盛花期喷赤霉素20mg/L加0.1%硼砂加3000倍爱增美(丙酰芸苔素)结合“开甲”提高坐果率,座果后采取摘心、疏果等措施保果。 “三促”:一是促果实膨大期,7~8月硬核期后,亩追施磷钾肥50kg,并灌水促进果实膨大;二是促果实提前成熟,膨大期后采取“控氮补微增磷钾”的方法促进枣果提前成熟;三是促树体营养积累,采果后及时施用基肥,亩施2500kg有机肥和100kg磷酸二铵,促进树体营养积累,为来年丰产打好基础。 红枣天然资源库 大荔枣的栽培历史悠久,西汉时,大荔县沙苑一带就栽植有枣树。清乾隆时,凿井灌田,已具规模。现今沙苑一带,桃、李、枣、杏等各类果树遍地,且红枣的原生珍贵品种就达42个,这在全国枣区十分罕见,加之近年间引进的多个品种,大荔已然成为中国的“红枣种质天然资源库”。

挑选技巧


  看颜色

  自然成熟的冬枣是由青色逐渐变为红色,所以多为青里透红,青红之间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线;而糖精浸泡过的冬枣多为暗红或暗黄色,与青色部分界限明显。

  摸质地

  自然成熟的冬枣表皮光滑、坚硬,果皮和果肉紧密贴合;而糖精枣的表皮黏腻,甚至会有褶皱,果皮松弛,果蒂的部分偏软。

  尝味道

  自然成熟的冬枣清脆爽口,果肉部分最甜,果皮基本无味,而且有自然清香;糖精枣由于浸泡原因,果皮比果肉更甜,后味微苦,且清洗过的水也有甜味。

联系方式


淘宝店铺直达链接


微信联系